海淀作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者,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收入6389.2亿元,占全市四成以上。2017年1-8月,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数量2420家,收入合计3907.7亿元,同比增幅12.8%,占全市收入的42.2%,从业人员59.8万人。其中,2017-201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95家,我区27家企业入围,占全国的9.2%、全市的41.5%。
十三五以来,我区凭借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文化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数量居北京之首,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
2016年,我区115家文化创意出口企业,出口总额9.7亿美元(北京海关和企业实地调研数据),占北京市文化出口额19.4亿美元(北京海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北京外汇管理部门初步统计数据)的49.8%。在连续四届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我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其中,27家企业入选2017—201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录,占北京地区的41.5%,涉及图书出版、数字出版、电视电影、网络游戏等领域。
近几年,我区文化出口行业从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文化用品设备生产销售及其他辅助服务为主,向新闻出版及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设计服务等行业扩展,出口内容日益丰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优势和特色。
新闻出版及发行出口涵盖图书、数字出版物等内容,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品的长篇科幻题材《三体》系列小说出口到欧洲、北美等国家,连续十一周登上德国畅销书榜,荣登纽约时报畅销版,海外销量超76万册,荣获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金奖、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等多个大奖,并被改编为同名科幻电视剧和同名电影;求是园公司在英国成立习近平思想研究中心,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成多种语言,出口到世界各地。
电视电影出口涵盖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综艺节目以及平台搭建等内容,由完美世界出品的反映当代中国年轻人生活面貌的《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失恋三十三天》等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拉美国家;四达时代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非洲构建地面传输平台和电讯设施,目前已在非洲30多个国家成立分公司,用户接近1000万,完成了近200部中国影视剧的译制。
网络游戏出口涵盖网页游戏、手机游戏、游戏发行、游戏衍生品等内容。智明星通研发的游戏“列王的纷争”,已发行至全球超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用户量超3000万,荣登23个国家AndroidStrategy榜TOP5,月流水达到4亿元。
文化出口从授权代理到建立海外分公司,从搭建平台到全球一体化运营,出口方式日益多样化。
授权代理方式可免去国外市场开发所需的风险和成本,我区游戏企业一般采用这种方式将游戏产品推出海外,利润分成上国内游戏企业拿七成,海外发行公司收入三成。如智明星通与100多家企业合作,借助facebook、apple等行业巨头的影响力开展海外发行,拓展海外市场。
建立海外分公司方式可以及时掌握海外市场信息,了解当地市场特点,独享海外运营利润。如完美世界在日韩、北美和东南亚等地区设立分公司,结合当地分公司的研发力量,缩短研发周期,提升研发能力,快速适应海外市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在美国芝加哥设立分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罗马尼亚和蒙古设立翻译出版中心,求是园公司在英国设立新经典出版社。
平台运营方式是指实力雄厚且熟悉海外市场的国内企业自主搭建一体化运营平台,如四达时代公司在卢旺达、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莫桑比克、几内亚、刚果(金)、南非等30多个国家注册成立公司并开展数字电视运营,成为非洲大陆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数字电视运营商。
我区文化出口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从集中于周边国家和地区逐步向发达国家和地区扩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扩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目前已与“一带一路”沿线36个国家开展合作;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汉语教材被翻译成45个语种,通过全球180多家代理推广部和300多家书店实现汉语推广;智明星通公司业务遍及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搭建的游戏产品发行渠道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我区文化出口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由于体制、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仍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区商务委外贸进出口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区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以2015年为例,全年进口额214.8亿美元、出口额88.8亿美元,贸易逆差较大。虽然我区历史文化厚重、人文资源荟萃、科教资源聚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文化出口潜力巨大。但是,目前丰富的文化、科技资源并未充分转化为可以“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成果转化率有待提升。
目前,我区文化出口品牌效应较弱,精品作品较少,企业众多,力量分散,缺乏拳头品牌,高端文化产业领域竞争力不足;文化出口主要集中在图书出版、数字出版、电视电影和网络游戏等领域,创新性不足,出口领有待扩宽,海外影响力有待增强。
“走出去”过程中,企业一方面受到东道国法律、政策的影响,在投资项目中遭遇税务争议、知识产权争议、群体性劳动纠纷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熟悉国外市场状况、消费者兴趣偏好等方面,且存在设立分公司成本高、人才短缺等困难。
大力发展文化出口,对推动我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需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文化出口发展策略,进一步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实现海淀文化出口可持续发展。
文化出口属于多部门管理,可建立由宣传部门、文化部门、商务委等联合参与的工作体系,统一规划、统筹管理、信息共享,建立文化出口监测体系,制定文化出口推动政策,形成良好的文化出口促进工作体系,打造文化出口的海淀特色。
通过组建文化出口促进会,建立政府与企业间的纽带和桥梁;开展文化出口海外市场研究分析工作,帮助文化出口企业研究文化出口国和地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出口地域战略;搭建海淀区文化出口企业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文化出口企业渠道共享、融合发展。
深度挖掘利用我区优秀特色文化资源和科技企业技术优势,鼓励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与科技、教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文化出口产业链,扩大文化出口范围和受众;做好海淀文化出口优秀品牌的宣传、推广,提升品牌认可度、知名度。